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卷 10, 编号 4 (2024)

封面

完整期次

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原创研究

关于研究对象个体特征对脑脊液电导率指标的影响

Vavilov A.Y., Pozdeev A.R., Khalikov A.А., Bayandina S.M., Agzamov V.V., Pozdeyeva M.A.

摘要

背景。现代科学文献多次提到,在法医学专家实践中研究脑脊液对于解决诸如致命性颅脑损伤的形成时间和严重程度等重要问题具有前景。电导法作为医学中研究生物对象的客观方法之一,已经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然而,研究对象个体特征对脑脊液电导特性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

研究目的。研究死于颅脑损伤的对象脑脊液的电导特性,分析其与研究对象个体特征的关系,为在确定导致颅脑损伤的外力形成时间的科学研究中推广电导法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124例死于颅脑损伤及其后果的尸体脑脊液的电导特性。受试者年龄从17至93岁,损伤形成时间为0至10天。电导测量采用“AKIP RLC 6109”设备 (误差为0.1%),测量频率为0.1 kHz、1 kHz和10 kHz。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死亡时间、血液中乙醇的存在及其浓度(‰)。

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对象的性别对脑脊液的电导特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对象的年龄和不超过24小时的死亡时间对脑脊液电导特性无显著影响。乙醇浓度的绝对值对脑脊液电导性无显著作用,但乙醇的存在显著改变了脑脊液的电流传导能力。

结论。所研究的个体特征对脑脊液电导特性的影响在开发用于研究颅脑损伤的电导方法时应予以考虑,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改变对损伤严重程度和形成时间的评估。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462-473
pages 462-473 views

巴氯芬及其与乙醇联合使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某些指标 动态及肺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Romanova O.L., Blagonravov M.L., Torshin V.I., Dzhuvalyakov P.G., Barinov E.K., Ershov A.V.

摘要

背景。巴氯芬是一种选择性γ-氨基丁酸(GABA, γ-aminobutyric acid)B型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的精神作用,并可能导致依赖性。巴氯芬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目前仍然不足。

研究目的。评估巴氯芬及其与乙醇联合使用后,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某些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肺组织学的改变情况。

材料与方法。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氯醛300 mg/kg,肌肉注射),将巴氯芬及其与乙醇的联合制剂给予大鼠。对照组(n=5)未接受巴氯芬和乙醇注射。第1、3、5组给予巴氯芬 (85 mg/kg),并在3小时、4.5小时和24小时记录生理指标。第2、4、6组接受相同剂量 巴氯芬联合40%乙醇(7 mL/kg),记录相同时间点的生理指标(血氧水平、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g/L])。实验结束后,在全身麻醉下通过颈椎脱位处死实验动物,并采集生物材料进行后续分析。形态计量分析采用Avtandilov 网格法。

结果。巴氯芬及其与乙醇联合使用导致血氧水平统计学显著下降,但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g/L)未见显著变化。肺部逐步出现微循环障碍、水肿及白细胞浸润引起的肺泡间隔增厚等病理变化。联合使用巴氯芬和乙醇后3小时,血管面积统计学显著增大;4.5小时后,白细胞面积、白细胞面积与肺泡间隔面积的比值以及水肿面积统计学显著增加;24小时后,这些指标进一步升高。

结论。研究结果结合化学毒理学分析,可为巴氯芬中毒的诊断、时间判断及药物作用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对巴氯芬及其与乙醇联合使用后肺部变化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提高此类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474-485
pages 474-485 views

酒精中毒在莫斯科致命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Chizhikova I.O., Shigeev S.V.

摘要

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19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在酒精影响下驾驶显著增加发生交通事故及相关死亡的风险,这可能与受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酒精中毒下的创伤性疾病隐匿进程有关。

目的。根据法医数据,评估急性酒精中毒对莫斯科交通事故中受伤严重程度及其结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析2023年莫斯科所有交通事故死亡者的相关数据(共329例),第二阶段聚焦有乙醇检测结果的死亡者数据(共247例)。研究对象为法医调查和鉴定结论,分析了死亡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交通参与情况、死亡时间、受伤性质以及乙醇血浓度水平。在国内实践中首次使用了FISST(Forensic Injury Severity Score Template)评分系统(用于尸检时对伤害严重程度进行客观和量化评估的系统)。

结果。2023年,莫斯科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受害者中超过一半在医疗救治阶段死亡。死亡者中大多数为男性(239/329,占72.6%;平均年龄43.9岁 [41.8–46])。在247名有乙醇检测结果的死亡者中,32.4%(80/247)检测出乙醇。醉酒死亡者主要为行人和驾驶员。最严重的伤害出现在乙醇血浓度超过3‰的死亡者中。然而,本研究未证实伤害严重程度与乙醇血浓度之间的直接关联。在院前阶段死亡者中发现了最严重的伤害,其中胸部损伤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这些死亡者还显示出最高的平均乙醇血浓度水平。

结论。在莫斯科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每三名受害者中就有一名检测出乙醇。每四名驾驶员和行人中就有一名在乙醇血浓度高于0.3‰时死亡。所有醉酒驾驶员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首日内死亡。最严重的伤害出现在乙醇血浓度超过3‰的死亡者中。研究数据显示,乙醇的检测频率和乙醇血浓度对伤害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无直接影响。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486-497
pages 486-497 views

基于X线摄影法确定长管状骨干骨折的时间

Li Y.B., Vishniakova M.V., Maksimov A.V.

摘要

背景。骨骼损伤的研究是法医专家在活体鉴定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可能隐瞒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和时间,或受害者延迟就医的情况下,确定骨折时间可能成为一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受损骨骼的X线摄影结果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研究目的。通过X线影像分析,确定长管状骨骨干部骨折在特定愈合阶段的影像学特征。

材料与方法。对192份X线片(包括初次和随访动态观察X线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至80岁的男性和女性(n=56),其长管状骨发生骨折,部分进行了金属内固定术。研究依次分析了不同愈合阶段骨折的X线影像变化,描述了主要形态学特征,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组间比较和结构化总结。

结果。确定了骨折愈合的明确时间段,识别了跟踪愈合动态的主要影像学特征,描述了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未发现性别对愈合速度的显著影响。手术(如金属内固定术)对愈合速度无显著作用。

结论。长管状骨干骨折的X线影像表现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并随骨折发生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498-508
pages 498-508 views

法医学分析车内致命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头部损伤

Grukhovskiy S.V., Velenko P.S., Bychkov A.А., Marchenkov R.E., Globa I.V., Berezovskiy D.P., Barinov E.K.

摘要

背景。在与车内伤害相关的法医学鉴定中,法医专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损伤形成的机制、严重程度及受害者的位置。这通常需要解决与颅脑损伤形成机制、形态学特征及其严重程度相关的问题。

研究目的。研究车内致命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头部损伤的特征。

材料与方法。分析了 Moscow Forensic Medical Examination Bureau 2006–2013 年间的鉴定文件,重点研究了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头部损伤的存在情况及其位置。对国内和国外汽车驾驶员的头部损伤严重程度采用 ISS(Injury Severity Score)量表进行了分析。

结果。研究表明,在 ISS 评分为 0–10 分和 11–20 分的范围内,比较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ISS 评分为 21–30 分和 31–40 分的范围内,国内汽车驾驶员致命伤害的案例占比更高,而在 41–50 分的范围内,国外汽车驾驶员的致命伤害占主导地位。

结论。在致命颅脑损伤的案例中,损伤的定位及严重程度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表明可能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考虑的额外因素,以更准确地回答有关车内受害者位置的问题。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09-516
pages 509-516 views

在印度南部农村三级医院患者中故意自残:社会人口统计特征、方法及伴随因素的研究

Hosahally J.S., Raj N.B., Geetha K.B.

摘要

背景。故意自残是一种自我攻击行为,可伴或不伴自杀意图,但通常不会致死。该术语涵盖广泛的行为表现,通常指个体有意自我伤害的行为,包括上吊、毒物中毒和割伤,无论是否具有明确的自杀意图。

研究目的。研究故意自残的不同方式,并分析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时点研究,统计分析了 2022 年 10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在 Dr. Chandramma Dayananda Sagar Institute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所登记的所有故意自残病例。

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 98 例病例。其中,女性占多数(63.27%),男性占 36.73%。在 88.78% 的病例中,自残行为为非暴力方式。最常见的暴力自残方式是上吊(63.64%),而最常见的非暴力方式是农药中毒(63.21%)。服药过量的发生率为 27.59%。主要的自残诱因是人际冲突(41.83%)。值得注意的是,仅有 20 名患者被确诊患有精神障碍,如抑郁发作、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和适应障碍。

结论。自残行为不仅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见于精神健康者。这些个体通常难以应对压力,并缺乏冲动控制能力,因此需要心理支持。应建立自残行为监测与登记系统,以便识别、干预、咨询和治疗有自杀倾向的患者。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17-528
pages 517-528 views

在血液和尿液中检测生前摄入含蓖麻毒素的物质的标志物

Barsegyan S.S., Kalekin R.A., Volkova A.A., Orlova A.M.

摘要

背景。鉴定细胞毒性物质引发的急性和致命中毒仍然是法医鉴定领域的重要任务。蓖麻毒素是此类物质中毒性最强的代表,其进入人体后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研究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分析方法,以检测生物样本中蓖麻毒素中毒的标志物,用于法医鉴定的相关目标和任务。

材料与方法。研究描述了优化分离蓖麻毒素标志物—蓖麻碱和蓖麻酸的条件。对血液和尿液中的提取进行了分析。采用现代色谱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生物液体中蓖麻碱和蓖麻酸的方法,仅需200 μl样本。确定了蓖麻碱和蓖麻酸的色谱和质谱特性。研究表明,蓖麻植物(Ricinus communis)种子加工产品中含有毒性蓖麻碱,可能导致人体中毒。

结论。提出了基于色谱法的快速法医化学和毒理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该方法通过检测生物样本中的标志物—蓖麻碱和蓖麻酸,用于蓖麻毒素中毒的鉴定。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29-538
pages 529-538 views

系统回顾

法医学磁共振成像评估膝关节年龄:系统文献综述

Zolotenkov D.D., Serova N.S., Zolotenkova G.V., Poletaeva M.P., Pigolkin Y.I.

摘要

背景。年龄评估在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1年移民和难民人数创下新高,分别超过 8900 万人和 2710 万人。其中大部分是 18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缺乏正式的法律文件,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出生日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法医学鉴定以确定年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因其安全性和高效性,被认为是评估年龄的首选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其作为记录和评估目标解剖部位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目的。分析已发表的关于使用磁共振成像结果评估膝关节骨骺骨化阶段的可能性,以实现对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法医学年龄评估的文献数据。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的方案已在 PROSPERO 系统综述前瞻性注册库中注册(注册号 CRD42022344779,2022 年)。为确保对现有知识的全面综述,使用了 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等多个数据库。我们检索了 1985 年至 2021 年间发表的英文文章,采用的关键词包括 “age estimation”、“age determination”、“kne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knee”。

结果。共筛选并详细分析了 13 篇文献。研究显示,不同文章在磁共振成像研究方案、骨骺骨化阶段的分类标准、研究者的专业领域及其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包括研究对象数量的差异、年龄范围的多样性以及各年龄组内的分布不均。

结论。被纳入系统综述的研究所提供的信息量及其异质性,无法进行作者结果的荟萃分析,也无法预测目标年龄组分类错误的风险。因此,目前使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结果来评估骨骼年龄尚不能作为客观的证据基础。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39-554
pages 539-554 views

技术报告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死后头部对流热交换在线工具

Nedugiv V.G., Nedugov G.V.

摘要

背景。在确定死亡时间的热测诊断领域,死后热交换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技术。相比传统的尸体冷却现象学方程,该方法能够克服其局限性。然而,目前支持这一方法的软件通常价格昂贵,并要求用户具备独立设置求解条件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在线工具,用于基于头部颅脑热测的尸体冷却有限元分析,具有简洁的界面,可用于确定死亡时间。

研究目的。开发一个用于分析死后头部对流热交换的有限元分析在线工具。

材料与方法。构建了一个可缩放的有限元头部模型,该模型以多层球体为近似,包含1311个节点和9277个有限元。开发了用于计算初始和死后头部温度场的算法,并以Python 3编程语言实现。

研究结果。开发了在线应用程序Simpl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Postmortem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the Head,其功能包括:考虑初始温度场的特性;头部主要解剖层的尺寸和热物理特性;对流热交换强度;诊断点坐标;尸体冷却过程中外部温度的变化。该工具能够生成诊断点和头部表面在死后24小时内的冷却曲线,并输出相关数值结果。此外,还可显示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几何特性、温度沿从模型中心到诊断点积分路径的分布情况。

结论。该计算在线工具无需高性能计算机或用户具备专业知识,可在法医学实践中用于通过颅脑热测法确定尸体死亡时间。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55-565
pages 555-565 views

科学评论

头部损伤特征与军事冲突性质的关系

Kislov M.А., Barinov E.K., Akulinichev E.А., Zotkin D.A.

摘要

头部损伤是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最严重、最复杂的创伤之一。本文研究了在多个大规模军事冲突中发生的头部损伤,并探讨了伤害部位、创伤特征与作战战术、所使用武器及地形之间的关联性。鉴于当前特殊军事行动的背景,这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个人防护装备的研发,以及战地医院中头部创伤治疗策略的制定。

本文引用了科学与专业文献,相关文献通过eLibrary、ResearchGate、CyberLeninka和PubMed数据库检索获得。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采用统计学分析、系统结构分析、描述性分析、比较、总结以及假设建构等方法。文章对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内战(Syrian Civil War)、“伊拉克自由”(Operation Iraqi Freedom)和“持久自由”(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军事行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取了损伤的平均值,将其按照受损结构类型分类展示以增强可视化效果。研究发现,头部损伤的特征因军事冲突性质不同而显著变化。然而,无论冲突类型如何,下颌,上颌,眼眶和鼻部始终是头部最易受伤的区域。

本文为医学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见解,对军医以及从事个人防护装备研发和改进的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单位的专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66-577
pages 566-577 views

关于人工智能在法医鉴定程序决策中的应用

Nurkeyeva D.R., Begaliyev Y.N., Abzalbekova M.T., Biyebayeva A.A., Zhaxybekova F.S.

摘要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法医鉴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在程序决策中的使用前景。尽管人工智能为法医鉴定开启了新机遇,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潜在风险。

研究分析了多个国家在法医鉴定领域引入人工智能的实践,特别是在程序决策中的应用。文献分析表明,法医精神病学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先领域。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与分析,作者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法医鉴定领域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问题。

人工智能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是一场革命性进步,为数据分析和解释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具有显著潜力,人工在关键决策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当前阶段,人工智能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而非对人类经验的替代品。由于计算机科学的现阶段发展,人类仍然在背景解释和合理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还对人工智能在法医鉴定程序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SWOT分析,总结了其应用的优势和不足。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78-588
pages 578-588 views

尸检阴性心源性猝死的组织形态学和遗传学诊断前景

Kulbitskiy B.N., Vladykina O.A., Bogomolov D.V., Kadykova A.I., Deev R.V.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尸检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的情况下,对心源性猝死进行组织学和遗传学诊断的前景。

近年来,尸检阴性病例,包括心源性猝死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为开发更精确的死亡原因诊断方法和未来类似情况的预防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探讨了现代心脏组织学研究方法以及分子遗传学测试的应用,这些方法在识别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亚临床状态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分子遗传学方法在心源性猝死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在俄罗斯关于类似死亡病例分子遗传学原因的大规模研究仍然不足,这凸显了医学遗传学、病理解剖学和法医学交叉领域发展的潜力。

本文简要回顾了心源性猝死病例的组织学和遗传学诊断研究成果,提出了将这些方法整合到诊断过程中的方法,以便在病理解剖和法医学实践中高效应用。作者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包括采用最新的组织学和遗传学分析技术,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新的心源性猝死病理机制。

医学遗传学咨询可用于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遗传易感性,从而识别高危人群并降低死亡率。在未来,可能会发现心源性猝死的遗传预测因子与心肌收缩蛋白表达缺陷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确认这些缺陷。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589-601
pages 589-601 views

临床病例报告

因异位妊娠导致右侧输卵管破裂引发猝死: 基于法医学尸检的病例描述

Syahroni S.S., Ongko W.S., Yudianto A.

摘要

异位妊娠的并发症,特别是与解剖结构破裂相关的情况,可能导致突发的危急状态。猝死通常被默认视为暴力死亡,直到法医学证据证实相反结论为止。尸检是法医专家确定死因的关键方法。

本报告展示了一个疑似非自然死亡案例,该案正在由警方调查。一名年轻的单身女性独居,被发现死于其房间内;既往病史不详。为确定死因,进行了法医学尸检。尸检发现子宫增大及右侧输卵管破裂;血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5224.07 mIU/ml。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此外,还发现右侧输卵管破裂处的严重出血,腹腔内出血总量为1946.7 ml,导致了失血性休克。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水肿以及肾脏和胃的坏死,表明多器官功能衰竭。

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确认该猝死病例系自然原因所致。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602-610
pages 602-610 views

实际实现用于计算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死亡时间的优化算法

Vavilov A.Y., Khalikov A.А., Naidenova T.V.

摘要

在基于尸体温度测量结果确定死亡时间时,可能会遇到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尸检时获取的环境温度值进行计算,可能导致死亡时间估算产生误差。然而,法医学中已经开发了一种方法,即使在初始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优化数学模型中用作预测变量的参数来进行计算。本文通过案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Powell优化算法,演示在尸检时的环境温度与尸体被发现期间的环境温度不同情况下,计算死亡发生时间的公式计算方法。基于Microsoft Excel程序创建了一个带有编号单元格公式的计算表,可用于法医学实践中的算法计算,并可在LibreOffice Calc或类似应用中进一 步使用。

文章实例演示尸体现场勘验,包括直肠温度测量及其结果,以及未采用个体化优化系数方法的死亡发生时间计算。基于实地案例分析表明,适当的专家评估方法,通过针对特定情境调整初始变量,可以显著提高死亡时间计算的准确性。这一点通过计算的死亡时间与刑侦调查结果的吻合得到了证实。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611-619
pages 611-619 views

历史文章

纪念杰出教授 Vadim Alexandrovich Sundukov

Sundukov D.V., Barinov E.K., Golubev A.M., Dzhuvalyakov P.G., Khalikov A.А., Bashirova A.R., Smirnov A.V.

摘要

本文纪念医学博士 Astrakhan State Medical Institute 功勋教授、俄罗斯联邦功勋医生Vadim Alexandrovich Sundukov,1924–2014百年诞辰。他的一生与职业生涯紧密相连于法医学系(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科学研究以及追求知识的人们。他的工作重点是学生的教育和方法指导,充分体现了他对未来医生在医学实践中树立道德伦理观念和职业精神的重视。

在V.A. Sundukov的倡议下,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与 Bureau of Forensic Medical Expertise 实现了重要的整合,成立了 Astrakhan Forensic Medical Expertise and Educational Association。他高度重视该中心的建设、扩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优化了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布局,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法医学专家的工作效率。

V.A. Sundukov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医学鉴定专家和教师,他们的足迹遍布俄罗斯各地区和独联体国家。他的辛勤工作得到了众多奖章和荣誉称号的认可,体现了他职业生涯和科学研究的高度成就。

本文详细介绍了V.A. Sundukov教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学鉴定和社会活动领域的卓越贡献,彰显了他在俄罗斯法医学历史和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对法医学发展的贡献继续激励着新一代专业人士。

Russi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4;10(4):620-628
pages 620-628 views


##common.cookie##